旅人

  快要畢業了,身邊的人有些迷網著,有些決定了目標,有些因為延畢再當一年學生。

  一想到學生身分即將結束心中還是有點小小感傷(當學生真的很棒,開心單純的校園生活、還有那學生票XD)

  如果重來一次,我不知道自己會不會還念歷史系,但我念這個科系真的很開心,老師們都很好、念得挺得心應手,還有讓很多人羨慕的校外教學,同學人也都很好。

 

  對於未來工作這件事頗迷網,工作不難找但就看自己要不要做,是吧?(朋友說好在家裡附近都很多便利商店www)

  自己有幾的目標:

  『旅行社』『出版社編輯』『民宿』『公務員』『SOHO族』『作家』

  最後兩個是最想做的 趁著年輕想去試試看 為了能有更多時間寫作希望找個自由和彈性較大的工作

  我很喜歡和手作或設計有關的事物。

 

  想要穩健的步行 也想要任性的飛翔

 

  煩惱,是因為不知道該不該去試那一條沒有既定道路的生活、去挑戰。

  循著世界已經規劃好的目標走讓自己懶散安逸。大學四年應該不是為了讓我們找到所謂好的工作(全看自己如何定義、而並非是薪水高低?不過也端看大家如何定義。只是再高的薪水應該都不值得自己賠上健康。)如果是為了賺錢念大學,或許就不該念大學(好像繞口令),高中職畢業後開始工作比較實在。其實就是個選擇的問題,生活環境裡很少問:你(我)想怎麼樣?想做什麼?

 

  大學應該是培養我們獨立思考的能力,那一只文憑所代表的意義很少也很多。

  "人格"或"價值觀"應該比學歷更重要。

 

  之前上課的時候提到台灣的信仰有種普遍的『功利性』,越靈驗的香火越旺。但信仰最早應該是人們恐懼、敬畏、感謝神靈而祭拜的(並未考慮到實際層面),這層實用、功利性似乎也影響了教育,記得當初填志願的時候很多人都考慮所謂的"熱門科系",新興的系所很多也是換湯不換藥、為了配合時代性掛上新的招牌,念了文學院後最常聽到的就是:

  歷史系出來要幹嘛?你要去考古嗎?

  朋友還曾因為念這個系所被打工地方的老師、瑜珈課的學員"關心"與"嘲諷"。

  這已經不是念什麼科系的問題了,而是對一個人的不尊重。貶低他人或許可以得到一時的快感和滿足,但正也是因為內心有所缺憾與自卑,才會想要由此獲得補償。歪斜的價值觀。

  有些事或許只有弱勢才感受的到,在這個群眾效應和多數暴力的世界。最近越來越多的校園霸凌案也反映教育出了問題,傳統的填鴨式學習、寫不完的考卷究竟意義何在?台灣的工時長、過勞死的人越來越多,社會出了什麼問題?

 

  http://citytalk.tw/sn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5102
  <台灣飯碗走味了>citytalk城市通

 

  思考。多了這個動作,或許在和別人交談前你會忍住嘲諷他人的話語,行動前會先考慮一下之後的前因後果,頂撞父母或師長前想想他們也是人、有他們的立場與苦衷。

  思考。擁有一個夢想是何其珍貴的事,

 

  很喜歡九把刀的一句話:

  「說出來會被嘲笑的夢想,才有實踐的價值。即使跌倒了,姿勢也會很豪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b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