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之道

 

到底是什麼使得人們關閉了內心,不再願意為他人著想,不再願意傾聽別人的內心?歸根結底,便是恐懼所導致的分裂,分離與隔閡,它在人與人之間製造障礙,讓家庭的成員,甚至於在我們自身之內,在我們和自己之前產生出分裂與偏離。

評判與苛責,不論內心的評判或外在的行為,不論是對自己或是對他人,它都導致了分離,產生分裂。

刻意的貼標籤導致分裂,小我的存在導致分裂,恐懼更是製造無窮無盡的分裂。

如果我們真的相信站在我們面前的其他兄弟姐妹是與我們毫不相關的分離個體,我們便已經在創造隔閡與分裂;如果我們評判他們,並給他們貼上各種標籤:好與壞,黑暗或光明,可以接受或無法接受,美麗或醜陋等等,我們就在通過這樣的行為或態度製造分裂。

分裂必然產生痛苦,它就像裂開的傷口一樣,如不及時處理和包紮以癒合,必然疼痛不止。

 

在某一個時刻,當我們開始懂得神聖源頭的愛和力量同時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不同膚色和不同種族的兄弟姐妹身上,在每一隻動物和每一個生命物種身上,在每一片樹葉和石頭的裡面,在空中,在水裡,在火焰之內,在大地裡面時,我們便會明白並且懂得:當我們以任何一種方式把自己與他人分離開,去評判別人的時候,我們其實就是在評判著我們自己。

我們都是神聖且完美的,每一個人都一樣,當我們評判著別人,認為他們有著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和毛病,否定他們的神聖的同一時刻,我們也否定了自己的神聖,並拒絕了它。

我們每一個人都來自同樣的神聖源頭,同一個最初的家園,無分你我,沒有分別。標籤和評判不僅分裂了我們彼此,還把無數的痛苦帶到了我們的生活中。

 

例如,嫉妒之心會因為別人擁有了你未能擁有的某樣東西的時候隨即出現,這個時候便是小我意志在左右你的思維,並企圖把你推向分裂且對立的局面之內。這時小我會說:“他有我沒有,羨慕嫉妒恨。”

然而,在這個由小我和恐懼製造的膚淺表象之下卻隱藏著這樣一個真相:不論是你或者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真的擁有這個世間的任何一樣事物,且不說一個人所擁有的物品很可能在他/她厭倦了的時候予以拋棄,即便他/她擁有了一樣他/她所認為的極為珍貴且值得珍惜的事物,也可能被大自然的力量頃刻間摧毀,比如當山洪爆發,地震崩裂的時候,當面臨這種摧毀一切的力量時,誰又能真的保留住自己所珍愛的物品呢?

當大自然的無情力量摧毀一切的時候,也是在向我們證實與說明:這件物品,這個東西並不屬於你,也不屬於任何其他人,它只從屬於一個幻象的結構,且不論以任何一種方式都會最終離你而去,退散消失。

 

這同樣的事實也符合著人與人之間的彼此憎惡與仇恨,因導致這種憎惡與仇恨的並不會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內心的罪疚和與源頭最初分裂時的初始之痛。

我們不願承認這些事實,便把它們投射到外界,投射給他人。所以,道理始終都是這樣的簡單:你播種什麼,便收穫什麼,播種愛便收穫幸福和喜悅,播種對立與仇恨,收穫的就只能是無盡分裂的痛苦。

 

心靈的敞開和愛會讓我們看到這一層的事實和真相,並讓我們最終寬恕他人,也寬恕自己。

寬恕才是每個人解脫自己的終極之道,因寬恕源於愛最純粹的力量,在真實之愛中,只有聯合,從不分離,從不分裂。

靈魂起源於愛,也終將回歸於愛,除了愛一切都是幻象。

 

作者:Judith Kusel

翻譯:U2 心無為

arrow
arrow

    Amb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